close
誇張嗎? 我今天才知道
電話鈴聲響起的時候
真的會有很多人是焦慮地要在第一時間裡找到那個發響的標的
而我不,幾乎不。或許跟我遲滯的個性有些關係吧。

當課堂上熱切地討論著手機的議題
阿咻說迫不得已辦了一支手機
三不五時還要看一下有沒有人打電話來,沒人來叩還心裡小小一陣寂寞
我在心裡噗地笑了出來
原來手機這玩意兒真真實實地成為一種拜物的對象
並無論喜歡與否。
對於我這個不愛手機的人來說
真是心有戚戚
多數時候我是厭惡手機和即時通訊的
朋友們問過我為什麼
我只能說 自己是個極度需要自我空間的人
那種和世界隨時隨地你我不分的過度連繫 讓人疲倦啊

麥伯父說過了媒介是人的延伸
那麼,當傳播科技脫離了線纜的束縛
人也為之解放
any time,any place
科技和人的關係真像是雙人舞
科技跟隨人前進的舞步
然而,當科技愈貼近,人反而倒退了步伐 (至少於我來說是如此)
愈來愈多人開始不接電話,用情境音,顯示離線...不勝枚舉
然後,從心虛地急於解釋,漸漸內化為習於編故事
Ani問的好,做為一個主體為何不能表達現下不願溝通的意志?
環顧身旁的Com Tech :
室內有電話,出外有手機,MSN Email更是
人為什麼有這麼多的溝通需求?而且是立即的溝通與被溝通的需求?

略略回想了高中時代那種同ICQ日與作夜的緊密關係
登入時的汽笛聲,右下角閃動的黃色符號,訊息送達的那聲頗有童趣的"呃喔"
制約了我好長一段時期
一個不巧若是ICQ裡住了一個心儀對象
處於耽溺狀態時 對話記錄就算再單調無味竟能反芻再三 如今回想起來實在可怕。
不記得從什麼時候 我從成癮重度使用者變成了低調潛水族
還記得在ICQ潛水 叫做隱形
我可以理解隱形狀態那種單向度發動連繫的需要 是的!取回溝通的主權
但ICQ貼心又多餘的設計了 讓使用者設定隱形也可以看得到的"特許名單"
於是乎 當某個朋友處於隱形狀態
被列入名單的聯絡人 就會看到那顆小花上的眼睛
我納悶著 隱形就隱形 為什麼還有被看見的需要? 更何況對方知道你在隱形!
現在,MSN上的狀態簡直只對有網路禮節的人有參考作用。

那麼手機呢?
我是愛簡訊勝過通話的
簡訊這樣的準即時互動 比起直接撥電話 侵入效果低
比起Email 卻更具即時性 
當對方不方便接電話的時候 它靜靜地傳遞了訊息
拇指運作的70字元空間裡 喜怒哀樂輕重緩急都濃縮於此
可言簡意賅也可情意真切。
通話卻不然,它要求我們撥出一定重量的注意力
在亳不考慮受話者情境的狀況下瞬間與過多小宇宙圈子相連
以半強迫的方式要求受話者多工處理
這樣的手機和即時通共有的概念正是被我拒斥的

但我要承認,某些時候
透過巴掌大的機體中介所塑造出的如在眼前的親近感
是手機做為聲音媒體的奇幻魔力,確實能夠帶給我愉悅

what we need is more com tech? or more contact?
手機 MSN不離身的現代人們,為了漏接電話一下午沒check搞得緊張兮兮
多想連線Laswell幫我解釋一下:到底是為了什麼要有這麼強烈的溝通需求?
我只知道
communictaion as a tool
這個始於溝通的科技 不會消失
隨著它漸漸愈來愈貼近社會情境和人性
科技也立體起來了 不只是載具 裡面流動的符號和人心
都是那樣以X倍數生龍活虎著進化著
然而
我用離線方式抗議這樣時間和空間被扭曲的鴨霸的心情 依然故我
好,以上,或許我的抗拒是找錯了標的
但是我是非常喜歡朋友分享的點點滴滴
所以我親愛的朋友們,還是歡迎你們用手機對我報喜也報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ellodre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