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入有用心寫的舊文一篇,因為我真的很喜歡這部紀錄片,喜歡這部紀錄片裡的兩位音樂家,也喜歡那個和友人共享的夜晚。比較不好意思的是,朋友給這篇文的留言只好放在丁丁舊家了,因為當時搬家沒搬好.....。


'07聲音與影像影展之[生命輓歌]有感
Elegy of Life:Rostropovich & Vishnevskaya
導演:亞歷山大蘇古諾夫 Alexander  Sokurov

中譯片名「生命輓歌」,因為有我仰慕已久的羅杯,導演也是很有名氣的蘇古諾夫,在荷包骨瘦如柴的情況下,欣然接受小魚兒的邀約,並在心中種下了關於羅杯和導演先生兩造的期待。

這部片的主題人物是今年逝世的大師-羅斯卓波維奇,以及他的夫人薇妮芙絲卡雅。在電影螢幕上看到我心愛的羅杯杯,這些影像讓我心裡澎湃不已!仰慕羅杯杯琴音裡的情意真摯,看了片子才知道他是這麼純真活潑的一個老孩子耶!超可愛!片子速寫了兩位音樂家饒富故事性的生平,另也包括羅氏與普羅高非夫的相識,以及夫婦倆在教學、生活、演出、居家生活等面向,由兩位慶祝金婚的場面開始,串連其它珍貴的歷史錄像-包括羅氏在維也納與ozawa合作的「最後一場首演」。

我一直都覺得俄羅斯作品裡濃鬱的浪漫氣息,一定是來自一種無可救藥的民族天性。今天從俄系血統的羅杯杯親口證實了這件事,他更細緻地詮釋了俄羅斯人的兩種類型- 以二十世紀的俄國作曲家普羅高非夫和蕭士塔高維奇來說,蕭式代表的是人民的堅毅;另一種則是普式的,源自於俄羅斯大地的寬廣與深厚。那他自己呢?導演沒問,但我想,羅氏夫婦在言談中也不難發現身為俄羅斯人的特質,兩種都有!硬要歸類的話,羅杯以後者成份較多,而薇妮芙絲卡雅,就是前者了吧!

羅氏夫婦的反共立場,以及他們對索忍尼辛的支持,使得一家人不得不流亡海外數十載(據說他曾在柏林圍牆倒塌後,興奮地在圍牆邊演奏巴哈,真是很酷!)。薇妮芙絲卡雅在影片裡提及流亡之前,那種一切就要歸零的絕望與心碎讓羅杯杯哭得像個孩子,雖然驚訝地聽到大師的脆弱面,但不難體會的是,被自己的國家排斥的無家可歸之感,對任何人都是難以承受之重吧!夫妻倆在經歷逃亡生涯之後,無數的國家都伸開雙手期待羅氏夫婦的入籍,但是他們都沒有接受,後來甚至拒絕了葉爾欽的邀請,雙雙選擇了做為世界公民,護照上的nation永遠地寫著"unspecified"。鏡頭到此,思緒與不久之前,羅杯杯在訪談裡提出了五十年之後地球人和外星人就可往來密切的可愛想像扣連了起來,他說:到那個時候,將只有地球人和外星人這兩種分別了!這位人權鬥士的幽默背後,也充份展現出對和平的熱望!

導演分別訪問了羅氏夫婦,和可愛親切的羅杯聊音樂,面對如「女沙皇」一般氣勢十足的薇妮芙絲卡雅,卻從人生經歷切入,話題和氣氛都很不相同。但兩場訪談裡有一個問題是共通的──關於兩位對音樂界的改變有何看法。我期待的回答是關於新舊世代音樂創作的異同,而顯然,對於兩位生於人類史上各方面都變動極大之二十世紀初期人的體會,以及導演提問的意圖是不同的──導演的口白中,似乎透露出對「舊歐洲」文化的執念,以及對傳統歐陸精緻藝術的喜好,那麼,在音樂家的眼中又是如何看待現代生活的改變?羅氏夫婦不約而同的提及音樂界的改變,在於世界的縮小。我腦海裡閃過運輸以及傳播工具的演進對我們的生活有怎樣的改變,而麥伯父提出電子媒介的出現使世界成為地球村的概念,當電路串連起遙遠兩地的生活,訊息的溝通沒有距離,人類拜電子媒介之賜,將感官延伸至雙腳不能及的遠方,人類的行動和思維會改變,看待世界的方式也隨之改變,這是非常樂觀的論述,關乎於無疆域新世界的美好想像。(嗯,我扯遠了,回來。)關於世界的縮小,薇妮芙絲卡雅明確指出距離縮短所帶來生活圈的交疊:一切速度太快了,而有些事情是急不來的,一個音樂人的經歷、練習,甚至是聆聽,都在點點滴滴的累積,是需要時間來吸納的;羅杯杯覺得現在全世界的音樂家都一致化,各地的音樂家共同演出「沒有差異」的音樂。從兩位音樂家的眼中,看見全球化下多樣性的消逝,以及科技等帶來的速度改變,體現在文化與生活層面一些細微而逐漸鮮明的對比。但,他們的見解也讓我這種步伐很慢又不耐等待的人重新拾起些許信心──生命是罈酒,唯有讓時間淬煉出喜怒哀樂之後,才能取得清澈卻濃郁入骨的好酒,因此,那些讓人迫不急待的一切其實是急不來的,需要歷練、需要耐心、需要努力,並需要等待。

片中,針對導演的提問,羅杯的妙答讓人非常過癮。他認為音樂家有兩種類型,以他所認識的作曲家為例,他們通常都對自己喜歡的風格非常清楚,所謂的風格,甚至包括了技巧在內,作曲家深知什麼喜歡,而什麼不喜歡。相較之下,演奏家則是比較博愛的,什麼作品都喜歡、都能演奏,包括他自己在內,羅杯杯生動的形容這樣簡直像是對每位作曲家都獻出歡愛!(哈,羅杯您真妙啊。)

嗯,關於羅杯這一邊的期待整個讓我好滿足。

那麼關於片子本身就頗有微詞了。如果有映後說明會的話,其實有蠻多地方想問導演先生的,包括在面對這麼睿智的兩位音樂家精采的談話內容,竟然都被切斷,或許在片中以畫外音呈現主觀立場的導演是別有用心,但殘酷的事實是,如果主角的談話精彩度超越了作者的講述,那是不是就把這樣菁華的內容做更多原汁原味的呈現會更好?!若說身為作者的導演希望講述一個故事,整個剪輯讓我有一種不順暢而且霧煞煞的感覺,鏡頭和鏡頭之間的銜接讓我不明究理,他到底想說什麼?!另外,也許是劇情片看久了,覺得影片中無論是無心甚至是刻意的「梗」,都多少有其符號義的存在,就算不如劇情片般曲折而情節重大,至少都應該交代清楚,然而我卻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了,也許是我自己想太多吧。總之,關於導演的這部分、我跟蘇古諾夫的第一次接觸,有一點小失望。失望歸失望,這部片子成為讓我接近兩位音樂家的introduction,兩位的故事性豐富到可以再拍兩集吧,有種大題小作的“嘸彩”!值得肯定的是,導演對羅氏夫婦的訪問,是很有深度的,訪問陌生人的難度好高啊,特別當對象是接受過無數訪問的當代知名音樂家,讓對方能夠侃侃而談,甚至在發出出其不意的問題之後,受訪者驚訝之餘仍然願意誠心的回答,導演確實像手冊上形容的-相當具有洞察力(而且大膽!)果然,成功的提問者必須膽大心細:有觀察入微的眼睛、敏銳的心以及對於該領域的認識,有深度的提問才能得到有靈魂的回覆呀。


「有些作曲家你會喜歡沒錯;
但你知道,有些作曲家卻是你的心」
這段如雷貫耳的談話 其實已經夠了 (原來如此!舒伯!您是我的心啊!!)
兩位主角非常具有啟發性的談話
讓小魚兒想要回家好好練琴
至於不是學音樂的我,也覺得獲益良多啊


很開心和氣質鋼琴美女小魚兒一起看了這部很有fu的記錄片
認識這麼多年以來,我一直沒改變的看法是:她真的很有氣質!
就算是在講述一件激動不已的經驗,她也總是很有氣質的激動!哈!神奇!
(要是我就會馬上露出三姑六婆的語調了^///^)
總之,今天真開心。
以上,獻給一起度過滿足夜晚的小魚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ellodre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