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之前,我想起蔡明亮上次在座談會裡,談到和民眾催票的趣事,大致是這樣的:
蔡導和民眾一枚推銷他的新作[黑眼圈],民眾率直可愛的說他不想看,因為會看不懂。蔡導也相當直接的問了該枚民眾兩個問題,問題一:如果去法國會不會參觀羅浮宮?問題二: 羅浮宮的東西如果看不懂,會不會繼續看下去?
嗯~蔡導真是妙極! 每一個人都能也都該去接觸藝術,作者死讀者生,總之,個人有個人的詮釋,就用自己的方式填補和作品之間的距離即可。
我說
- Sep 06 Thu 2007 15:41
斷章取義之[斷章]
- Sep 06 Thu 2007 15:41
日本味?
哈哈~是因為我用小斷句的方式書寫(碎念)嗎?
據說我寫東西有日本味。這說法令我很開心,真的很開心,因為最近很喜歡日本文學。今天起想用文章體的方式來寫,也許只是把小短句融成一小段,希望不會不習慣。
- Sep 06 Thu 2007 15:41
ComTECH or Contact ?
誇張嗎? 我今天才知道
電話鈴聲響起的時候
真的會有很多人是焦慮地要在第一時間裡找到那個發響的標的
- Sep 06 Thu 2007 15:41
淚光閃閃
- Sep 06 Thu 2007 15:41
Always 幸福的三丁目
- Sep 06 Thu 2007 15:41
代步車的,我們的,最後戰役
追求經濟發展是當代社會的主流論述
是否不與拼經濟目標同步的 都是亳無價值的障礙之物?
- Sep 06 Thu 2007 15:41
Communication的真義?
跟我熟的朋友都知道,需要安慰的時候找我,可真是找錯人了。我會聽你說,但要我發表意見,我只會用理性的態度說我覺得應該如何,也許是一種唯有事不關己時才能保持的冷靜,我很少站在訴苦的朋友那一邊說些一面倒的話,我自己形容這樣的說法方式很"乾"。
常常覺得自己唸傳播,也許是一項上天給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