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愛一個人,怎麼會不害怕與之分離?
如何承受與所愛分離的恐懼與疑慮,是本片的核心提問。
它之所以引發迴響,是因為說了一個清新溫柔又包容的,愛的故事。
關於同性的愛、異性的愛、朋友之愛、夫妻之愛,
以及我們最原初獲得的,親人的愛。
《愛在暹邏》
2007年,Chookiat Sakveerakul作品。
兩位男主角繆(Tong)與棟(Mew)的童年分別遭逢與所愛之人分離的悲傷
棟的姊姊失踪後,舉家遷離傷心之地
繆因此和他最要好的棟分離
而後,繆的阿嬤也過世了
阿嬤過世、摯友遷離,繆明白寂寞的意義
繆說:
「我在想 有可能...我們活著,卻不愛任何一個人嗎?
這就是我所謂的寂寞...」
如果世界上只有愛、沒有分離,
那豈不天下太平?
很可惜,我們都知道,那不可能。那叫做現實。
若我們認清現實並且學著接受,那會是妥協,還是成長?
時光匆匆,五年後...
那天他倆重逢了~
感情來得自然而然,只要遇到了,就知道了~這需要證明什麼呢?
若你說需要確認,相信令人猶豫的絕不是感覺。
繆身為創作樂團的主唱,為愛人能做的浪漫事,就是寫歌了:
「當你的愛在我心中閃耀,我就看見了我的命運 ....
如果生命是一首旋律,你就是讓它充滿意義的歌詞 」
若只是講述兩個小男孩如何由友誼轉為愛慕,就是通俗愛情故事。
「 如果我們深愛著某一個人,
我們能承受...必須分離的那一天嗎?
而分離,是生命中的一部分,
有可能嗎,棟,
有可能我們愛一個人,卻不會怕失去他嗎... 」
故事令人感動的其實更是親友之愛:
「親情代表」蘇妮 (棟媽) -愛是保護、愛是不分離
女兒失踪以後,她仍然活在後悔當中,
她可以扛起家裡的經濟重擔,卻無法再承受再一次的分離和不幸,
她親自接送棟上下學,對於成天消沉酗酒的丈夫,仍是悉心照料且百般容忍。
也因此,發現兒子才剛點燃的戀情火花,她迅速找上了兒子的情人滅火,
勸退繆的理由,正是因為棟家過往的不幸。
當她緩緩道出,她所建構的棟的藍圖(唸好學校、找好工作、娶好人家的女兒、組成幸福家庭)
她說希望棟不要「走錯了路」,演到這裡,
繆的眼神真是叫人難忘,他只簡單地反問了三個字: 「如何錯?」
這一問,問得棟媽頓時啞口無言
維持一貫的理智與優雅,她只有、也只能委婉中略帶懇求地說,
「無論你對棟的愛是哪一種愛,你都希望他快樂吧!算是為了棟好,停止這種關係吧~總有一天你會明白的。」
總有一天啊... 令人哀傷的總有一天。
在其間穿針引線的莙,為低迷的棟家帶來歡笑,她勇敢地點出棟家的問題,並且在適當的時候,讓棟家重新面對。她是把親情、愛情和友情串起來的核心人物。是她點醒了大家,無論是身為家人、身為朋友、身為戀人- 愛是尊重,愛是包容
「儘管有時候太愛彼此而傷害到對方
但我相信,隨著時間流逝
我們都會了解
互相給予的愛永遠不會太多
即使太多的愛會讓我們...犯了錯
但也比沒有愛不曾為愛付出要好,不是嗎
生命總是給我們重新開始的機會
在錯誤中學習之後
你們會更懂得相互依靠」
以及「友情代表」螢 - 戲裡最清新可愛的角色,因為愛上同志,讓她明白,愛是放手、愛烏及烏
除了將某些爭議用溫和的手法輕輕提起、放下,
這部片子的高明就在於主人翁以外的人物,每一個角色也都很有份量,讓愛情包覆在其它層次的愛當中,以對比和排比的手法,藉角色間的情境反向突顯/也在並列中衡量輕重:
●愛的希望vs.愛的無望
如果真心喜歡一個人的話,老天爺會幫忙傳達心意的,至少片子是如此
螢暗戀著鄰居-- 帥氣樂團主唱繆,卻陰錯陽差地撞見棟媽和繆談判的場面。她終於知道,關於繆的傳聞都是真的,好震撼....
那天,繆突然來訪,結果不小心發現瑩的房間裡藏有超多他的照片............
繆:那...那句(中文歌詞)是什麼意思
螢:意思是,只要有愛,就有希望
繆:螢,妳還存著希望嗎?
螢:我還應該存有這希望嗎?
繆:螢,妳是我的好朋友
螢小姐被發卡了,一張不會過期的好人卡。
是無望的情人卻是永遠的朋友,不知該哭還該笑...
她給了繆一個甜美的微笑。
●誠實面對vs.真心包容,哪一個難?
棟面對媽媽、朋友、女友的壓力,他開始不知所措,更為自己的身份感到混亂,這時候,卻是「情敵」-螢,對他伸出溫暖的手...
棟:我到底是什麼,螢,我到底怎麼了
螢:沒關係的,棟
棟:每個人都疑惑了,因為我不知道我是什麼
螢:一定會好轉的
●選擇vs.自由
故事裡最關鍵的情節之一,就是這場裝飾耶誕樹的戲了
棟回家,看見媽媽在忙著佈置,貼心地跑來幫忙
媽媽要棟幫忙把娃娃掛好,
娃娃有兩個,一男、一女,要掛哪個好呢?棟顯得有些猶豫
棟說:我怕放了媽不喜歡...又會生氣...
本來是段可以輕鬆看待的母子話家常橋段,
在雙方鏡頭切換之下,我認為它有了另一層意涵-
這不只是要棟選擇玩偶,也要他確認自己的角色定位
媽媽看出棟眼神裡的猶豫,說到:「選擇你認為最好的吧」
她把選擇權交給了棟,讓他自己作主
如果要吹毛求疵玩文字遊戲的話,或許媽媽是在要求棟做理性選擇
所以要他做出"最好"的選擇,而不是任他依隨本心,但是,會尊重他的決定。
媽媽其實做出讓步了,
孝順的棟終究會選擇?..........
有了這一段劇情,推演到後段的演唱會,當棟來到廣場,在大螢幕上看到繆的演唱,也才終於勇於面對他的感情,並做出他所認為的最好的決定。
故事同步處理友誼、親情與愛情,讓觀眾有如全知者,一面隨著主角的青澀之戀悸動,一面又為了棟媽對家庭的執著付出感動,同時,各段情節在並排串接之時,達到相互註記的效果:
○排比一:
繆和棟通電話,整個人神采飛揚/
可是電話那一頭的棟,卻看到父親生病的樣子,急忙結束通話
○排比二:
繆與棟談論著與所愛之人分離的心傷/
相對照的,卻是等不到兒子回家,焦急地四處尋找的棟媽身影
○排比三:
當棟終於勇敢奔向繆的身邊/
瑩在朋友的包圍下痛哭失聲
就這樣,就在這些反差/平行羅列的同時,
它輕輕把小愛放入稍大的框架當中,兩兩對照、呼應,並因而彼此扣連...
(也因此,在故事進行當中,已經可以略略探知結局為何...)
原來,愛是同心圓,
以愛情為核心,與友情、親情,一圈包覆著一圈,
當兩人世界崩解,向外求救仍有友情溫暖的支援
當因為沒有朋友而寂寞,親情仍是最包容的保護網
故事尾聲說了:
「如果真的愛一個人,怎能不害怕和他分離
而我們必須接受現實,於是...長大了
寂寞就是沒有了愛...比沒有朋友更寂寞...
而那些點亮我們生命的愛
就彷彿這個發生在暹邏的愛情故事
即使短暫也會刻骨銘心 」
在我眼裡,這部片傳達的是一種更寬廣、綿延的愛。
即使終究得和所愛之人分離,
只要有愛,心依然完整;即使短暫,也能永遠照亮彼此的心空。
因為,
與你相遇、真心愛你,就是我的命運。
戀人如此,朋友、親人亦如是。 無可替代。
繆為棟演唱的愛情之歌〈同行〉,請見>> 電影版(歌好聽,詞動人,演員帥XD)
據說,這是繆本人最喜歡的一場戲>> 連結 (我也喜歡!)
後記
其實在這樣的故事裡,有很多情節都很熟悉的,對吧~
故事用包容的眼光重述了這些社會價值觀底下的結構困境,
結局沒有新意,不過手法卻沒有落入老梗的圈套,
雖然無法解決任何問題,片子看起來仍然比同題材的許多作品來得可人輕盈。
電影裡兩位主角實在太青春單純,我認為這樣的選角安排絕對有正面助益,
除了票房、人氣以外,這類的故事題材,交由長相好、氣質也清新的演員出演,先征服觀眾的眼睛,在聽完故事之後,或許作品和相關議題才能打入更多人的心裡。當發現愛情裡相似的面貌,或許觀眾可以反問,何以要阻止、輕慢、批判別人的真心呢?
不要打壓、不要岐視、甚至總有一天不需要特意區分這樣的族群。
但這還是需要時間吧。
碎念
我說棟的側臉會不會長得太像元彬啊? 繆很帥氣也演得很好 XD~
最後這個LIVE還蠻感人的。這場戲是要表達繆不但克服了沮喪,更勇於面對他的感情,因此他可以重新唱歌了、他不再懷疑了,就這樣在大庭廣眾之下勇敢地、深情地演唱他為棟而寫的情歌,很動人啊~
當下我腦裡浮現了K歌情人裡〈Way Back into Love〉的歌詞:
「All I want to do is find a way back into love
I can't make it through without a way back into love
And if I open my heart to you
I'm hoping you'll show me what to do
I need inspiration
Not just another negotiation.....」
Yes, inspiration is all that we need, expect and wait for.
院線在on的時候錯過它了,事隔幾個月後總算盼到了DVD。看片的中途出了很多茶包,看得斷斷續續、心浮氣躁,是因為這樣,這篇文章顯得有點乾嘛?
Anyway,薇~我把妳給我的功課做完了:) 我看完了,還寫了文,雖然寫得不好。
改天我們去看MILK吧 :P
2009, Mar. 設定由系統自動發出。
===================== 結局分隔線 ==========================
不想知道結局的話請按「回到上頁」離開~
散場後,棟找到繆,要送給他耶誕禮物
棟:「我不能做你男朋友了,但...這不代表我不愛你,繆 」
繆:「嗯...」(強掩失望中...但還是給了棟一個帥氣的笑容)
回家以後,繆哭了,很傷心吶~ 但他還是說了謝謝~ (好可憐吶~你乖啦,不要哭嘛..)
小木偶因為棟而完整,繆也應該能因為棟的心意而完整、因為愛不再寂寞吧~
===========================================================
* For my inspi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