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前老師在跟我們介紹廣播節目的編排時
提示了關於生活節奏的這個點
也就是依照一天當中不同的生活步調,播出合適的節目內容
而生活節奏這件事,在我前進大人國之後呢
成為一種鮮明的身體鬧鐘
早晨起床就「噹」一聲,然後自動切換到一種"警醒且認份"的模式
這並不是說平時做學生就很懶散悠閒 (雖然有時候真的會偷懶啦...)
當自己進入大人國體制過著原則上朝十晚六的節奏時
這樣的身體節奏和思考節奏之間
也不知誰影響了誰
我覺得連走在路上關心的事情都不一樣了


上班和上學最大的差別
時間感正是其中一項核心差異
以我的工作環境來說
需要非常快速的catch很多東西
像鎖定獵物一樣,愈準確愈好
人際關係也是一樣
隻身進入一個全然陌生的環境
雖然我自己一直不擅、也不喜於區分敵友關係
正因如此,某種程度上的自我保護仍然是必要的
我跟朋友說
現在完全可以了解一些不知為何暢銷的東西之所以熱賣的理由了
諸如:第一次XX就上手、X分鐘讀心術之類的


停了一個禮拜沒有寫文章的日子
我都有上來看看朋友留給我的文字
覺得很感謝大家
因為沒更新,連自己都覺得看膩了
想寫點東西但腦袋是空的
我整個被吸入在另一個巨大的體系和時間節奏裡面
一天之中佔據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做一些很無感的任務
最好的"朋友"除了一些專業軟體之外,就是excel和powerpoint了
可以說是除了數字還是數字
偏偏我是個對數字沒感覺的人,這讓我心生恐懼
這些涉及專業判斷的”數字感”到底是一種天生的敏銳度,
或者是可被訓練出來的呢?
這幾天下來我還在熟悉工作細項 
在有限的時間內產出大家所需要的"Raw Data"
根本沒時間去體會工作細項背後真正需要用腦袋的執行面也好、更惶論再高層級的策略面了
因為我是工讀生
我在體系的最最下游練基本功,心急不得
還好小主管跟我說了熟悉這些工具對日後的工作具有何等用途
不然真的覺得自己像個沒腦的機器一樣 
回到家覺得眼睛和肩膀都很痠痛但睡不著
寫部落格的文字語言更是整個消失不見了 ORZ....


這些日子以來,每天最大的幸福是在睡前來一點音樂
讀幾則床前的邱妙津日記
在她筆下的狂熱、抑鬱、時而糾結時而清明的心情天氣當中
感受她過生活的敏銳心思、她的喜樂與哀愁
剛開始,覺得這樣讀著他人的日記有種窺奇的怪誕
但她文字裡的靈魂是那樣灼熱而動人
書寫是她的出口,也感動了閱讀著的我
能抓著這樣的閱讀節奏和作家的心靈共振,也是種奇妙的緣分吧


我知道
我還在抓著新環境的生活節奏
而環境的改變也帶來不同的生活哲思和感官知覺
感謝在工作上牽著我的手前進的小主管,她真是很NICE!
還有給與支持鼓勵的前輩及朋友們
這兩週的大人國遊記
我感受到的是位置決定了一切
從raw data到案子的產出與執行,乃至於更明確的經營藍圖
這是位置差異
以我目前的角色,都是無從過問的
沒錯,這也是一個視點導致的差異
雖然我還在最底層蹲馬步
我會力爭上游的
希望在工具漸漸嫻熟之後
我能夠有心力和時間去做一些基本的觀察

繼續在大人國裡努力
也希望快點跳離小咖作嫁角色
能夠學新東西、做有挑戰性的事情!
有趣的是,耳邊的音樂,正是列寧說過不可多聽的熱情奏鳴曲啊。


以上,有一點為了更新版面而寫的不營養文,謝謝收看。
Ps. 我很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ellodream 的頭像
    cellodream

    Beyond Words

    cellodre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